在日本签订租房合同时,务必仔细审查合同内容,尤其是以下几个关键条款。这些条款不仅关系到租金和居住权利,也涉及退租、赔偿等后续问题。
一、物件信息与设备条款
-
建筑名称、地址、结构、面积、房龄:确认是否与实际房源一致
-
设备清单:区分「設備」(房东提供)与「残置物」(前租客留下)
-
设备故障责任归属不同:前者由房东负责维修,后者需租客自理
-
二、租金与支付方式
-
月租金额、支付日、支付方式:通常为银行自动扣款或转账
-
附属设施费用:如停车位、自行车位、网络、电视等是否另收
-
町内会费、水电煤气费:是否与房租一并缴纳,或需自行支付
三、合同期限与更新条款
-
合同有效期:一般为2年,期满可续签
-
更新费用:部分合同要求支付更新料(通常为半个月至一个月房租)
-
更新手续费:可能另收,需确认是否包含在更新料中
四、解约与违约条款
-
提前通知期限:通常需提前30天,有些合同要求40天或更长
-
违约金规定:如提前退租是否需支付违约金,金额如何计算
-
退租流程:是否需现场立会、清扫责任归属等
五、禁止事项与特别约定
-
禁止行为:如禁止养宠物、禁止乐器演奏、禁止改装房屋等
-
特别约定:如允许短期居住、家具使用权、租金优惠等,需明确写入合同
六、担保人与保证公司
-
连带保证人或保证公司信息:多数合同要求加入保证公司
-
担保责任范围:是否包括租金、修复费、违约金等
七、管理公司与紧急联络方式
-
管理公司名称与联系方式:用于报修、投诉、合同变更等
-
房东与出租方是否一致:有时房东与管理公司为不同主体
这些条款往往以法律术语书写,建议在签约前要求中介逐条解释,或请懂日语的朋友协助审阅。尤其要注意是否存在“敷金償却”“自动续约”“提前解约违约金”等容易忽略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