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忆日本东京[三]——东京“旧”城

2016-04-12 14:14:35 贯通日本留学 阅读

带着“古都旧城风貌保护”的课题,我来到东京。几年下来,我感到研究的结果与预想大相径庭。
    
    来东京之前,印象中日本是个奉行保守主义的民族,对传统敝帚自珍,从不随便丢弃旧东西,更不会频频以“新”换“旧”,对文明传承采取简单置换的方法,他们很善于延续传统的文明。因此我想当然地认为,既然如此,他们一定是旧物的保护主义者,不会轻易伤旧物毫发。否则,怎么能算是“保护主义者”呢?
    
    事实证明,我想错了!
    
    日本人保护传统并不是简单地维护旧物,恰恰相反,他们采取的是有理智有目的地破坏旧物、消灭旧物以促进新物诞生的方式。新物继承了旧物的遗传基因,旧物通过新物实现涅,事实就是如此。
    
    最令人惊愕的是,在东京这个奉行保护主义的地方,很难发现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物,甚至找不到一座百年以前的民宅。有名的寺庙或神社,外表看丝毫没有旧痕,都好像是刚建不久。对摇摇欲坠的建筑进行抢修,贴贴补补,以延其寿命,这样的事情绝无仅有。就是最普通的民宅“一户建”,也是新建的居多,五六十年代的“兔子窝”算是最老的了,但也越来越少见了。我相信,不久这种民宅就会绝迹。
    
    朋友奥矢先生带我游览浅草寺,一进寺门,我惊呆了:虔诚的信者熙熙攘攘、水泄不通,他们绝不像是旅游者,而像是朝圣者。许多人身着和服,跪拜烧香,一举一动都证实着这个民族对传统的敬畏,证实着“保守”二字在他们心中的份量,证实着历史的延续。然而,寺庙外观却是崭新的,一尘不染,丝毫没有历经风霜的痕迹。包括钉在大门上的那双硕大的草鞋,都像是做好不久刚刚挂上去的。
    
    我满怀兴趣开始了研究,从作为最一般的研究对象——民宅入手。我发现,这里的所谓民宅传统保护并不是保护民宅的建筑材料,不是保护作为原物的建筑物,因为对于以木质房屋为主的民宅来说这近于不可能。木质房屋充其量只有几十年的寿命,他们保护的是生活居住习惯与民宅的形式,并以此来保护传统。形式脱离材质独立存在,而且是比材质更重要的一个要素。尽管现代化的家电与汽车纷纷闯进普通家庭生活,但并没有改变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与居住方式。这就是保护传统的关键所在。
    
    拆掉旧房子重新盖,不过意味着更换材质而已,并不意味着创造一种迥然不同的民宅形式,所以新房子一般不会太出格,怎么看都像旧房子的“孩子”。这样苦心保守,为的就是传承历史与文化,增强民族认同,促进民族延续,保持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和式房屋(日本传统建筑)的建房仪式,极富传统宗教色彩,古朴典雅。主人小心翼翼地按照不可侵犯与亵渎的程序一步步地进行,物体摆放、言辞举止、装饰材料等皆有定规,一切均遵循先人的做法。一般来说,房子只有选择大小的余地,没有选择样式的自由,因为样式基本是固定的,谁也不愿有离经叛道之作。
    
    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日本人能够忍耐房子格式的单调与生活方式的千篇一律,很少有持异议者。生活在东京任何一个小区,直觉会强烈地告诉你:你现在在日本,在东京。只有来到丸之内、新桥、新宿、池袋等繁华地,你才会有置身于现代化都市的感觉。
    
    我想,这一奇特景观的价值,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而不断增加。因为,当现代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肯定会对逝去的东西产生留恋之情,那里面蕴涵着人类最普遍的、最可珍贵的价值。


Powered by MetInfo 5.3.12 ©2008-2025 www.metinf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