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日本:中国留日老博士的“求学苦旅”
在日本有这样一群中国人,在外人眼里他们是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是象牙塔里的幸运儿,因为他们在国外大学读着洋博士,可以读书读到金字塔尖上足以证明他们的优秀。在普通人眼里,“博士”就意味着很高的社会地位,着名企业频频伸出的橄榄枝,如果继续留在高校,稳定的生活和源源不断的高收入也是毋庸置疑的,并且一旦拿到学位,博士的灿烂光环就将伴随他们一生。
博士之路真的如此开满鲜花吗?在采访中我们得到的结果恰恰相反,日本大学的文科博士学位难拿堪称世纪之最,为此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不得不忍受清贫的生活,用近十分之一的生命和巨额的金钱损失为代价换取一个叫做“博士学位”的东西。有的人在象牙塔中几十年仍然孤身一人,有的人拖家带口不得不承受着生存和学业的双重压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岛国上演着各自不同的故事……
从研修生到“老博士”
张剑波来自湖南农村,中专毕业后在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当了一个小技术员。一个偶然的机会,农业技术推广站派张剑波来日当了一年的研修生。看到了外边世界的精彩后,张剑波再也不甘于农村的生活了。80年代末张剑波克服了重重困难来到日本自费留学,没想到这书一读就是20年。
本科毕业后,张剑波首先在日本就职,但他感觉到日本公司虽然招聘了自己这个中国人,但又不信任自己,使得工作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两年后张剑波选择了辞职读书。为了准备考试,从未学过英语的张剑波在专门学校补习了整整两年英语。早稻田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硕士毕业后,张剑波感觉自己导师始终对中国人怀有偏见,倔强的张剑波当时想:你歧视我我偏要作出点成绩给你看!于是又报考了导师的博士,一读就是7年。
目前张剑波还担任中国社会研究会会长,2004年张剑波发起组织了“和平与和解研究会”,今年又刚刚成立了“在日华人志愿者联合会”。平时张剑波经常为会内的琐事忙得不可开交。无数人说他不务正业,博士读了7年,年逾40还是独身一人,眼下自己就有一大堆事情急需解决,还有时间当好几个“义务会长”?省下这些时间和精力或者争取尽快拿到学位,或者抓紧解决终身大事才是该干的正经事。
而张剑波却说,当初大家选我当中国社会研究会会长,是对我的信任,为了不辜负大家的信任我只有干好。来日20年的经历又使自己感觉到,在日本需要帮助的华人太多了,需要有“在日华人志愿者联合会”这样的机构为大家提供谘询和援助,也需要有人带头组织这个机构,如果每个人都只想自己,那么这件事就没有人干了。
当记者问起,当年和你一起硕士毕业就职的同学如今都已经成了家、有稳定的高薪工作,你难道不羡慕吗?为了读博士你起码损失了几千万日元的收入了,年逾40将来如果结婚你拿什么来养家糊口?失去这么多来换取一个博士学位,真的值得吗?你难道没有后悔过吗?
谁知张剑波却反问道:“记者小姐,你怎么总是提‘钱’?‘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谁说每个人都必须结婚,如果将来真的成了家,我的妻子也必须是个淡泊金钱的人!”
此时记者想,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都是不同的,也许外人看似贫苦,甚至前途渺茫的生活,张剑波却乐在其中,觉得充实而幸福。旁人的善意劝说也许真的是杞人忧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衷心祝愿张剑波在自己选择的无悔道路上一路走好!
老杨的烦恼
今年43岁的老杨早在1987年本科毕业时就在济南大学留校当了老师。2000年老杨告别了妻子和刚刚上小学的女儿公派来到一桥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学位。谈到来日的初衷,老杨表示,当时济南大学文科教师出国机会很少,偶尔有一、两个都是削尖脑袋打破头的事,并且当时学校评职称,国外的研究经历是很重要的一项。当年自己可以拿着全额奖学金出国直接读博士,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都是犹如天上掉馅饼儿的好事情。
老杨坦言自己出国前对日本的教育几乎一无所知,甚至连一桥大学都没有听说过,更不知道日本的文科博士学位会这么难拿。如果早知道这么困难,当初自己绝对不会来。
博士一读就是6年,老杨表示,除了时间,自己在经济上损失最大。如果当初不来日本,在中国自己如今肯定是教授职称,并且早就拿到博士学位了。当初大学法学院里自己的许多同事现在都在外边兼职作律师,年收入超过100万的大有人在,许多人都不屑于大学里的集资购房,在外边买了别墅、开上了奔驰。而自己三年前全额奖学金就已经到期了,现在每月靠申请到的区区10万日元奖学金过日子。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读下去呢?”老杨叹了口气说,当初自己风风光光地出国,如今连个学位都没拿到就回国实在太丢面子。并且已经读了这么多年,一旦回国,之前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每当想到这里自己就怎么也下不了回国的决心。
老杨表示,自己读博士之所以能够坚持到今天,与妻子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出国前妻子总觉得中国的生活太安逸,认为在这种没有什么压力的环境中,老杨很难产生学习深造的动力,因此虽然长年两地分居,妻子一直也没什么怨言。如果妻子真是两天一闹三天一催回国,自己肯定也读不到今天。此外和许多人相比,自己和妻子还算是把钱看得比较淡的人,如果两人抱着一切金钱至上想法,自己早些回国绝对不至于像现在生活得这么惨。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老杨:是否可以提供一张全家的合影配合文章刊登在报纸上?老杨表示,登照片是没问题,不过自己全家合影很少,老婆那里应该有几张,等自己要来后再寄到报社。谁知当天晚上老杨打来电话表示,刚才找老婆要照片时老婆很生气,骂自己“一个博士读了这么多年,不觉得丢人还好意思上报纸!”坚决不肯把照片给他,紧接着电话那端传来一阵阵道歉声和苦笑。
东大美女博士
刚刚度过30岁生日的王颖琳青春靓丽且精于着装修饰,是个典型的美女博士。10年前身为黑龙江大学日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王颖琳,觉得国内硕士课程太轻松,但当年国家严格控制硕士生出国,年轻气盛的王颖琳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放弃了即将到手的硕士文凭,凭着一腔热血退学赴日留学。
扎实的基础知识使王颖琳仅复习了半年就被东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同时录取,优异的入学成绩又使王颖琳得到了全额奖学金。硕士毕业后,王颖琳面临着就业还是继续读博。当时东京大学经济学部硕士是十分抢手的,如果选择就职,王颖琳进入日本一流的大银行是不成问题的,但她却毅然走上读博这条路。
如今已经是王颖琳读博的整整第五个年头了。当初一同硕士毕业的同学大都进入了日本的大企业,5年过去如今年薪都相当可观。但王颖琳天生是个开朗、乐观的女孩子,二十余年的读书生涯使她对象牙塔中的生活早已习以为常。不久前王颖琳刚刚被东京大学某着名研究中心录取为研究员,同时还兼任几所大学的临时讲师。
王颖琳不喜欢与他人对比,认为那是无聊的。王颖琳认为,学习应该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当然学习不仅指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工作实践中的学习同样重要。而理论和实践知识都是自己渴求的,但当初决定读博时王颖琳觉得,选择工作什么时候都可以,而读书则必须一鼓作气,一旦放下书本再拾起来就很困难了。既然自己“贪心”,鱼和熊掌都想要,那么先读书后工作,就是最佳的选择。她表示,从短期来看,如今的自己可能失去了很多,但从长远来看,现在自己所失去的将来一定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报回来。
王颖琳承认博士一读就是5年,固定的校园生活造成了相对狭窄的社交圈,但对于最近媒体热炒的女博士结婚难是因为不肯低就的说法并不认同,王颖琳表示自己的另一半并不一定要比自己学历高,人品和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北大骄子在日本
在外人眼里顾鹏无疑是一个在学业上一帆风顺的人,今年35岁的顾鹏北大毕业后申请到全额奖学金来日留学,又顺利考上了早稻田经济学专业的博士。博士二年级的时候,在一个聚会上偶然认识的一个中国女孩儿请顾鹏帮忙修改论文,一年后这个女孩儿成了顾鹏的妻子。三年后他们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孩子出生后妻子便全职在家照看孩子和料理家务。这使原本就是学生身份、靠奖学金生活的顾鹏一下子背上了沉重的家庭重担,顾鹏每天不得不奔波于东京各大学担任临时讲师,以赚取生活费。一家人的生存摆在了第一位,而对于博士研究生最重要的论文,只能等到夜深人静、孩子们睡着的时候,才能写上几页。
在采访中顾鹏苦笑道,当年自己在旁人的艳羡目光中,考上北大、早稻田,无论在自己还是旁人的眼中,自己的前途无疑都是光明无比的,而自己也从未想过生活会落到今天如此地步。自己现在有学历没钱,不上不下,不红不黑,生存的压力却无时无刻不悬浮在空气中,不知道大奔驰、大房子什么时候才能落在自己面前。
顾鹏说,博士已经读了8年了,可是自己35岁,仍然对未来一片茫然。人这一生,自始至终都在玩一个生存和死亡的终极游戏,如果现代人的平均寿命是80岁,自己已经度过了35年,减去退休养老20年,有效生命还剩25年。在这25年里,自己要安身立命,要抚养小孩,要赡养老人……想起来就一个字“愁”啊,谁让自己是一个男人呢,男人天生就是要担负责任的。
自己虽然知道生存取决于适应变化,但却不知道,该如何突破目前墨守成规的生活。为此自己常常会陷入矛盾中,在校园里寒窗苦读十余载,自己的价值是否就一定比学历比自己低的人强?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自己读博士的意义何在?当初很多人都是因为工作不好找而选择了继续深造,如今书已经渐渐读到头,出路又在何方?现在的社会早已不是自己当初想像的社会了,变化太快,太复杂,自己还来不及适应就又变了。8年前自己考博士时,拿着早稻田的博士文凭进入日本的高校当讲师还是不成问题的,而如今日本大学都喜欢要临时老师,想在日本高校谋求一个稳定的讲师职位难比登天。说起回国就更没那么简单了,自己和妻子都是福建人,而当地人都以出国为荣,自己的姐姐在香港,岳父母在日本定居,妻子的哥哥姐姐都在美国,如果带着老婆孩子回国工作,大家一定认为自己是在日本混不下去了,想想这些自己就打怵。为生活而工作,自己现在正在努力;为快乐而生活,自己还远远达不到。生命不息,压力不断,什么时候这些压力才能烟消云散呢?